2011/5/2

蔣仲子之創藝工作坊

蔣仲子/一個期待將風雨織錦成彩虹的女人/台藝大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。經歷:平面媒體記者、主編、電視台編導。著作:孩子心玻璃心、紅塵等五書。

【蔣仲子之創藝工作坊】 2011.05.01初定
工作坊1:[整合創意教育]---從創意城市發想起
工作坊2:[時間膠囊] ---從城市電影發想起,如理財影展等
工作坊3:[編俱樂部] ---以類型電影為例,亨調一盅聽說讀寫的另類好湯
工作坊4:[台北女銀行]---以兩性影展為例
工作坊5:[社區營造]
工作坊6:[旅遊心體驗—拓展國際觀]
工作坊7:[創藝踩街]
工作坊8:[體驗經濟之驚艷美學]
工作坊9:[公民記者養成班]

……………..
附錄
[創藝踩街]課程大綱:
第1週 破題周>資訊輸入,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體現
第2週 發想周>石頭湯的故事
第3週 難關周>抽絲剝繭搞定
第4週 大玩周>各種藝術的原型被看到與討論
第5週 上路周>任務編組
第6週 執行周>各類難題突圍
第7週 檢討周>追蹤與補強,各組檢視周。
第8週 到位周>影音、網路、紙本定格
....以上的課程 也可以轉換成單項演講 歡迎來電討論
0983893675 洽雨安妮小姐 多謝

2009/8/6

串聯

http://clowdrain.blogspot.com/
不小心弄了兩個相同平台
合一...In

2009/6/27

其實,我是這樣認識古根漢美術館的…..


<其實,我是這樣認識古根漢美術館的….>那一年,我在主編台上。
當我飛夢天涯旅遊的時候,我不是那麼愛跟團,因為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
我不是愛附庸風雅,而是就是愛附庸風雅,我愛去逛各國的博物館、美術館、圖書館,各種館,因為那是各國藝文層級的櫥窗,我就愛流連在窗前,等待她開啟我的心窗。<還有什麼館,我不知道的,妳告訴我,我找去。色情館也成啊!>
兩度旅遊日本,我連小小的<秀美美術館>,都不曾放過的。2003年9月底,我飛美渡假一個月,因為遊覽行程,是二哥、小弟兩家,經我首肯後,相商排定的,去了美加兩國,與其國界點的尼加拉瓜大瀑布的遊船河,也為魁北克的小法國、紅楓葉迷住,還去了百老匯現場聆賞…<歌劇魅影>、中央公園、華府、洛克菲洛廣場、帝國大廈頂樓行….,好多好多,當然還有….萊特/古根漢美術館/1959年/美國紐約。
可走馬看花間,沒有深刻概念。以下的文字是來自網路踏查。<我有誠實,不要說我文抄公啦!> 
還記得在MIB星際戰警電影第一集中,片頭剛開始的一幕,黑人警察猛追一個有兩對眼瞼的外星人,追到一棟圓形螺旋狀建築前。外星人三兩步爬上屋頂,縱身而跳......從一棟白色圓形螺旋狀建築一躍而下,這就是著名的「古根漢美術館」。
「古根漢美術館」是萊特(Wright ,Frank Lloyd)在紐約的唯一建築設計。古根漢是一位富豪,他請萊特設計,展覽他的藝術收藏品。美術館座落於紐約市本大街上,主要建築為一大型螺旋形建築,內高30公尺的圓筒形空間,周圍有盤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,圓形空間底部直徑28公尺左右,向上逐漸加大,坡道寬度在下部接近5公尺,到頂上則加寬至10公尺左右。美術品沿坡道陳列,採光來自上方圓頂,坡道外牆上有條形高窗透進光線。
萊特說:「在這裡,建築第一次表現為塑性的,一層流入另一層,代替了通常那種呆板的樓層重疊,處處可以看到構思和目的性的統一。」在盤旋而上的坡道上陳列美術作品確是別出心裁,它能讓觀賞者從各種高度隨時看到許多奇異的室內景象。
嗯,古根漢美術館,是以這樣的風情,讓我認識她的。2001年前後,當時的台中市長胡志強,為了打造與國際接軌形象,強勢主導古根漢博物館來台進駐,讓台灣在世界級的博物館上….不缺席。古根漢在紐約、柏林、威尼斯、畢爾包及拉斯維加斯等地都有設立。
我是挺藝文創意產業的,更挺集教育、典藏等於一爐的美術館,當然也挺我心中的大市長,所以,只有到了我手中,就拿她做頭條,更密切注意她的後續發展。當然,最後,古根漢博物館夢斷議會,夢斷台中…..。
這一晃點,台灣不知何時夢圓?<重點來了,我開始踏查世界其他處的古根漢,期待他日成行,若我夢也夢斷,我…會恨死自己了的。>
近年來,古根漢美術館為了拓展其經營版圖,採取非傳統的經營理念與現代企業經營手法。將美術館視為一種美學教育、傳遞藝術,以及提供娛樂的商品來經營。正式成立於1959年的古根漢美術館專事收藏現代藝術作品。1988年Thomas Krens接任古根漢美術館館長,以其經濟、管理和藝術方面的專業背景,透過商業操作模式,將原本非營利性質的美術館,帶往企業化和跨國加盟連鎖的方向經營,也使「古根漢」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超級品牌。
爾後,我在網海裡撈珍,被我相中的是,<畢爾包根漢美術館館>。
以下的文字是來自網路踏查。
<近年來,古根漢美術館為了拓展其經營版圖,採取非傳統的經營理念與現代企業經營手法。將美術館視為一種美學教育、傳遞藝術,以及提供娛樂的商品來經營。正式成立於1959年的古根漢美術館專事收藏現代藝術作品。1988年Thomas Krens接任古根漢美術館館長,以其經濟、管理和藝術方面的專業背景,透過商業操作模式,將原本非營利性質的美術館,帶往企業化和跨國加盟連鎖的方向經營,也使「古根漢」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超級品牌。
畢爾包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區(Basque)首府。躍居西班牙第四大城。90年代初期,畢爾包市政府希望以藝術和文化振興畢爾包。當時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想要在歐洲建立一個分館,於是巴斯克地方政府提出城市改造計劃,邀請多位知名建築師參與都市更新計劃,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(Guggenheim Museum Bilbao) 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設計,此建築是由北美知名的建築師法蘭克‧蓋瑞(Frank O.Gehry)設計建造,佔地32,500平方公尺,混合了玻璃、石灰岩、鈦金屬等材質,是相當有代表性的當代經典建物。
倫敦「金融時報」將畢爾包的成功範例稱為「古根漢效應」,意即藉由美術館的名聲、豐富的收藏品,配合獨樹一格的建築,給予原本逐漸凋零的畢爾包一個浴火重生的機會。
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自199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,為畢爾包累積相當多的經濟效益,其中包括稅收、工作機會與媒體傳播效益…等,並創造開館五年吸引五百五十萬人次的訪客記錄。畢爾包的成功被視為奇蹟,也證實美術館文化對於城市經濟的重大影響力。
建築物本身是一件雕塑藝術品。蓋瑞將畢爾包重要的交通孔道-聖母禱詞橋(Puente de la Salve)也納入美術館設計中,側旁的高塔渾如躍出水面的魚尾,形成連貫的親水空間。在河畔,更刻意的設計了一箇水苑,面對水苑的中庭有整片玻璃牆,讓館內的參觀者體會到畢爾包的河濱美景。整個美術館的中庭就像花蕊,參差高低不一的藝廊就似花瓣般向外盛開。
廣場上由美國藝術家孔斯(Jeff Koons)以鮮花塑造出的「小狗(Puppy)」作品與美術館相互輝映。在館內可欣賞到六十年代以來的歐洲藝術、美國普普及極限藝術,而美國雕塑家塞拉(Richard Serra)長達31.5公尺的「蛇(Snake)」,更是館藏之最,亦是館內的常態館藏。她以高熱金屬做出宛如牆的曲狀雕塑,巧妙地形成空間的區隔,時而開闊,時而狹窄。
當地居民對外國觀光客極為友善,所以,雖說古根漢的畢爾包分館是整個計劃的龍頭,因為古根漢的移植,讓畢爾包從一個年輕人出走、失業人潮增加、工業沒落、半廢棄的工業城,轉型為觀光城,然畢爾包能有今天,應可說是當地政府與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。>
嗯,以上諸多,惹我遐思。http://www.guggenheim.org/

2009/6/2

2009.06.02==其實,人總是老得快,而聰明得太晚!

<其實,人總是老得快,而聰明得太晚!>瑞典名俗錄。

昨晚與最美麗的女影評人孟樵去看了一部法國電影,號稱金馬影展感動噴淚第一名【我一直深愛著你】。可一向眼淚不值錢的我,沒有太多的流淚,供….揮霍。我想,那是因為法系電影傾向娓娓道來、細膩的鋪陳手法,而不若好萊塢夢工場的類型電影的煽情手法使然。

沒錯,戲劇是生活的縮影,當別人釋出心情密碼,我們能夠精準的解讀?還是只看表相化的誤解?

劇情中的茱麗葉姐姐,從事醫理檢驗,她不捨6歲的獨子皮耶的被病毒纏身、肉體痛苦,而選擇加工謀殺,世俗不辨是非,叛她15年得在囹圄度過,為了愛,她沒有辯駁,最後導至婚變、家變…,娘家也與她做親情的切割。

15年過去,她回歸社會之前,國家社會法依規她必需要聯絡親人,她沒得選擇的與妹妹聯絡上了。再去探望失智母親的路上,母親記不得所有的人事物,也在謀殺罪名成立後,強迫要時年尚小的二女兒對外宣稱自己是獨生女。

只是,母親的腦海裡有她永遠切割不掉的長女,…小小茱麗葉,於是,她莫名動容的喚起了也來探視的茱麗葉,擁抱她,當她是永遠小小的茱麗葉,雖然,她不知道茱麗葉真的出現了,…失智者幽微的世界,有科技文明難以飛越的黑洞。….我想起自己已逝也曾失智的父親,也為之動容。

在病毒、病危、病變強大兵團的比擬下,其實,人們總是老得快,而聰明得太晚!而我們唯一能擁抱的好像只有…盡量哲學,盡量發揮持久創新的Power。

網路踏查

茱麗葉服刑15年後重回社會,妹妹莉亞決定將姐姐安頓在家裡。然而,過去的陰影和乖隔的陌生,卻處處考驗姐妹的感情。除了莉亞極力欲彌補的隔閡外,莉亞的家和家人對於茱麗葉而言,無一不顯得陌生。而入獄的原因,也在莉亞夫婦和茱麗葉之間漫延著一股不信賴感…
【英倫情人】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細膩地詮釋謎樣的茱麗葉,推理劇般抽絲剝繭,帶觀眾走入這個飽受折磨女人最深處的秘密。小說家菲利浦克勞戴以非常細膩的敘事,勾勒出一個禁錮女人/姊姊/母親的心靈,以及高牆內冰冷、孤寂的靈魂如何因為手足之愛而冰釋溶化的感人故事。


2009.06.01==其實,路是人…..開闖出來的

<其實,路是人…..開闖出來的>魯迅嘉言錄。

她,陳雅萍女士,60歲,是台灣首位女性聯結車的駕駛。她說,自食其力,不談感情,雖混在男人堆裡,但不失方寸。
原來,晚婚的她,先生因心肌梗塞病逝,當時最大的男孩7歲,最小的7個月,她外出就業,小孩請人託管。守寡30餘年,獨立拉拔三個子女,如今,長子在唸研究所了,她也轉戰小黃,自是輕鬆有加。
「我若好命,我不會年輕就喪夫….所以,我也…..。」未來,她將開到不能開。

千百年過去了,女性的婦權依然低微得可以!
而彷彿貶抑自己的,從來不是只有別人,….還有自己。
我靜靜的走入另一個無言的世界。

他,石源老師,61歲,基督徒。景氣榮面時,是位餐廳駐藝的小提琴家,一小時1500元。開班教學一小時500元。
大環境寒涼,他奉行行動派,記錄下每一筆載客金額。兩千元落袋,他就閃人,玩樂器去了。在醫院當拉琴志工,在捷運站當街頭藝人。
「因為我一人吃飽,全家吃飽。」
「總是曾經交過女友吧?」我八卦的追問著。
「沒錯,那女人曾在我開辦的音樂教室對面….,她比我有錢,卻花掉我很多的錢….。」
他車的前座,有支安靜的小提琴。又取出台大新研所所長搭乘,與他相談甚歡,交遞的名片,隨後又讓我翻閱著他一張張的演出照片的相簿。

數十年過去了,男性身著白色西服的宣示語言是什麼?
酷兒?時尚?明星派?英倫風情?
我靜靜的看著石老師的演出服飾照片,不明所以的,走入另一個思維的世界。

連續假期,我拿她當成運動天,可不巧的,仍然偷懶搭乘了兩段不算短的小黃。不料,是鬼使神差的,竟與前述兩位大哥大姐級的運將撞滿懷,並短暫而快速的了解了她們的….前傳。

我又有一個感覺,是職場卡位戰爭由盤整期進入另波高峰期的特徵嗎?致讓運將的年齡層已邁向高齡化?或者是居高不下?但無論如何,我都不能漠視運將的文化素質、學養攀升得很快的事實。

台北街頭的行動,人人都是個孤島,孤而相連,連而孤獨。但,其實,路就是這樣被開闖出來的。

後記:
此一其實…系列,是我六月網誌書寫主題。
那晚,聽秦浩的節目說,今年有潤五月。呀!一整個開心,兩個農曆、外加一個國曆,今年可以開心三個月,那…可以過兩個端陽節嗎?切!去,去,想太多了啦!